top of page

邁可.桑德爾—《正義 一場思辨之旅》


首先能擁有這本書要感謝我的系上教授,雖然我也忘了具體是什麼原因,只記得在她辦公室那櫃躺著滿滿Justice的畫面哈哈,可能是得知我的閱讀興趣吧,再加上她是位對教學與學生從不吝嗇的教師,因而開啟了我的政治哲學開端(講開端搞的好像我之後準備在政治哲學打滾,但並沒有),睽違了一年也終於在斷斷續續的閱讀與回憶撿拾過程中翻閱到了尾聲。

本書作者是一位來自哈佛的教授,在哈佛教授的正義課實在聲名遠播到決定將這段思辨之旅以各樣形式公開,因而有了這本書的誕生以及YouTube上24集公開課的同步錄影;書籍與影片各有優缺(我目前只看完書籍),前者有較秩序的敘述脈絡與哲學架構,後者則是添加了師生之間難得的思辯過程。

對於歐美各種哲學觀一竅不通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說是深入淺出,能在短篇幅與很快的時間就抓到理論重點,也提供了很多現代例子讓大家了解不同哲學觀的立場會如何去看待辯駁,除此之外則是能有明確的哲學觀比較,也進一步帶出作者對三種哲學觀的優缺與自己所秉持的立場。希望透過這一連串思辨的過程,引領公民對於政治與議題的思辨。

以下則是書本內我所認為值得紀錄的內容&思考的雜記哈哈:

本書主要從三種哲學觀切入,分別是邊沁的功利主義、康德與羅爾斯的自由主義以及亞里斯多德的良善觀。

功利主義: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幸福的最大化,就是追求快樂扣除痛苦的最大總和。凡是能把功利最大化的,就是正確之舉。

雖然聽起來很誘人,原則也淺顯易懂,但實際上是否真的能把世上任何東西都換成同一單位來衡量,也是所有質疑功利主義的人都會提出的質疑;人命質多少錢、老人的命與年輕人的命,誰的更有價值?

此外,功利主義在計算上,不看質只看量。舉例來說:A的快樂與B的快樂,只要是快樂就是一樣的,沒有高低級之分,所以他在看這件事能不能帶來最大幸福時,主要是看能帶給「多少」人快樂或幸福→單一度量衡的意思!

然而,如果你相信人權是普世價值,那麼你大概就不會是功利主義者!舉例來說:如果讓一個關在地窖的小孩肚子餓可以換來全村人的飽足,如果你相信普世價值的話是不會讓小孩肚子餓的;功利主義者則相反。


康德對此則認為:

道德並不是為了幸福最大化或其他任何目的,道德就是尊重人,把人視為目的。

什麼叫做把人視為目的?康德認為,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在於,我們有「理性」與「自由」,所以我們不會只停留在食色性的層次。如果沒有自主,在道德上就沒有責任。(這讓我想到邪惡的平庸裡的艾希曼,那本書一直沒有機會看完,對於Hannah Arendt的想法也不是太透徹哈哈,但是否就是因為艾希曼在當時是別無選擇、是沒有自主的,所以在大審判時才會如此沸沸揚揚的被正反兩方討論著;畢竟沒有自主就沒有道德責任?)總之在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康德對於自由觀與道德觀之間的連繫。

回到把人視為目的,以經典道德例子,電車問題為例,如果你今天贊成不該把胖子從天橋推下去來擋住電車,因為這樣以後就沒有人敢走天橋的話,你也並非把人(胖子)視為目的;而是把今後是否會有人使用天橋,這件事當作目的來看待!

而怎麼樣才叫做有道德,需要滿足1.認為是自己的義務出發 2.遵從自訂的定律,由自主決定自己的意志 3.自訂的定律出自理性,制定出的叫定然律令,是無條件也無例外的;當意志遵循理性,定然律令會是必然的結果。

對康德來說,

正義就必須維護所有人的人權,不論遠近親疏,只因為他是人,有理性,他就值得尊重。

至於羅爾斯的自由與正義觀,因為實在太耗時了,我就偷懶把IG內容附在下面吧XD

對於羅爾斯來說,要怎麼思考正義,他想的方法就是設計一個思想試驗,想像有一塊無知之幕,在這塊幕後面,沒有人會知道自己的性別、出身、財富、智商、種族、國籍......等,無法知道任何事,也無法知道自己將來會位居社會上的什麼階層角色,那麼這時就能來思考正義,我們可以自問:「在平等的初始狀況、無知之幕背後,我們會選擇什麼原則?」

1.不會選出功利主義,因為誰都有可能成為受壓迫少數,而誰也不會想成為受壓迫少數

2.選出人人平等的基本自由(ex言論自由)

3.選出社會經濟上的平等(實際採取差異原則:允許能使社會最底層往上進取的不平等存在)


*收入與機會分配不應該建立在道德上的任意因素,ex:出身與天賦,所以封建世襲是不公平的


差異原則:鼓勵高才能者發揮所長,但在市場上收穫到的報酬是屬於整個社會(擔有拉拔弱勢的責任)

Q:天生智愚、才能、天賦是一種道德上的任意因素,不能把收入與機會分配建立於此,但又不能為才智人士設障礙只為了追求齊頭式平等(ex在天生跑得快的人腳上綁鉛球,讓他和天生跑的不那麼快的人「平等」),那該怎麼做?

A:羅爾斯的答案是把天生智愚之分配當成是一種全人類的共同資產(我好喜歡這個論點!),只有這時候我們才能不必討論A聰明、B愚笨的天生命運不公,因為這是站在全人類的宏觀角度去看的,人與人彼此之間像是生命共同體。被社會所青睞者,只有在改善輸家情況的條件下,才能享受自己好運帶來的好處,如此才能往真正的平等邁進;而且較好的天生才華與社會起跑點,都不是任何人理應有資格享有的。(道義應得)


差異原則也符合無知之幕的思想假設:在原始社會,體力好的人會備受青睞;在藝術盛行的社會,有藝術才華的人會備受青睞;在現代社會,高智商的人會備受青睞。每個人是否能運用自己與生俱來的條件與天賦在社會上突出,取決於當時社會所看重的特質。

1.要有某樣條件、2.該條件要是社會所看重的,可以說是任意上的任意,沒有人在出生之前就能知道自己的條件與社會導向,所以以全人類一起共享每個人的條件與才華才會是最保險的方式。


Q:那些成功的人也是好努力才有今天的收穫成果,並不只是靠天生才智就能達成的,憑什麼要回饋給那些天生不聰明甚至自己也不願意努力所以才在社會底層的人?這讓我想起了專題課哈哈哈

A:願不願意努力也可能是一種道德上的任意因素,有些人天生就是不管做什麼都會很努力;有些人天生就是怎麼樣也努力不起來;如果可以,誰不會想要「努力」,畢竟有努力與不努力,前者更容易成功呀;況且願不願意努力也會受到天賦才能的影響。


最後則花一點時間來記錄一下亞里斯多德的正義,屬於目的論的思考方式,他認為:

正義就是把人應得的給他。

從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哲學觀來探討正義,需要關注兩個面向:

1.正義要問目的。在決定誰有什麼權利之前,要先把該種社會機制的目的(telos=宗旨、本質)搞清楚。
2.正義要有榮譽性。要問某一功能之目的為何,至少有部分一定要問它所獎勵的美德是什麼。

書裡的舉例為:長笛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能產生動聽音樂,那麼誰最能實現此項目的:世上最優秀的演奏者或世上最有錢卻不會演奏的收藏家,誰就能擁有這支長笛(顯然是前者)。


正義→(攸關到)社會制度對XX的分配

思考正義→思考「社會制度」的目的→思考「社會制度」想要獎勵的『美德』是什麼?

ex:思考大學為了弱勢族裔降低門檻是否正義→思考「大學招生」的目的→思考「大學招生」想要獎勵的『美德』是什麼?


Q:但大家所認為的美德都不一樣,怎麼辦?永遠沒有結論?

作者從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中找答案:

同上:

思考政治的權力分配是否正義→思考「政治」的目的→思考「政治」想要獎勵、促成的『美德』是什麼?

遇到了同樣的問題Q:不同政治社群關心的事都不一樣,比起上面的大學舉例可能更為分歧!永遠沒結論?

亞里斯多德A:不不不,「政治」的目的只有一個,就在於:培養良好公民、養成良好品格。

(想想現行各種社會制度要的是什麼?或許就能明白為什麼亞里斯多德會認為政治這條路的尾端叫做良善人生,而社會制度只是通往良善人生的一種外在手段。各種社會制度要的不就是希望促成一個越來越良善美好ㄉ社會嗎?互助、互濟)

「如果你想要追求良善人生,就要去參政!」XD

But why???

因為他認為人異於其他物種在於語言能力,而人只有在政治結合裡,才能行使這樣的「語言能力」(想想好像也是欸,你看政客都是靠嘴巴在賺錢&選舉XDDDD,只是大多數人的目的可能始終沒有正確過);只有在政治裡,人才能與他人商議正義與不義、討論良善人生的本質。


政治→攸關著社會制度的規劃→而社會制度要達成的是良善美好的社會

你只有參與政治,才能參與社會制度的規劃,才會有機會跟一堆人一起思考怎麼樣的社會制度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好(應該說想要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方式只有從政、從社會制度面去改善),這就是所謂的「追求良善人生」!

懂了!!!!

恍然大悟???


So, what is 美德? 亞里斯多德:「美德要有判斷力=實用(=實際各種特殊情況的運用)智慧=具有向善行動力的一種理性且真實的狀態」


亞里斯多德認為,政治之所以要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要展現人類天性、為了要培養公民的美德與良善;最有美德的人應該去從政,而立法者可以相應的為公民培養正確向善習慣(因為亞里斯多德認為美德需要練習,而法律可以讓人們養成有美德的習慣,所以制定好的法律可以讓人民也變得更有美德,整個社會才會一起往有美德邁進XDDD)。所以討論正義原則一定得觸及良善(因為政治的根本就是為了追求良善人生!);正義體制的宗旨就是要養成一流公民,培養良善品格

脈絡:「政治」一定跟「追求良善」有關

「政治」又跟「正義」有關(社會權利如何分配由政治所掌控)

所以要討論「正義」→就會跟「追求良善」脫不了關係,

所以亞里斯多德才會說:要問是否「正義」→要先問「目的」→然後就能思考該制度的目的所想要獎勵的「美德」是什麼!


作者則是站在良善觀立場,認為談論到任何政治都不應該脫離良善觀,縱使自由主義認為不該讓良善觀介入,因為一旦把你或是把我的良善觀帶進來(ex:我的良善觀認為同性不能結婚),那麼就很容易將個人的良善觀強加在別人身上,而使他人失去自由與權利。當然自由主義的想法或許也沒錯,如果能站在最中立的立場,就能展現包容異聲的結果,沒有人會被排斥在外,問題是這樣的情況真的可能發生嗎?我們真的可以不站在任何一種道德或宗教觀(良善觀)而為該立場辯駁嗎?作者認為不可能,你在自以為中立的立場辯駁時,一定都有個觀念,而該觀念必定會使於一預設立場。舉例來說:如果A認為女性沒有墮胎權,墮胎等同於殺害一個生命,那麼就代表你認為的是:「生命始於胎兒」而非始於誕出那一刻,這就是所謂的預設立場!

為什麼會站在良善觀,一是因為重建公民良善意識在各種角度來看都是很必須的(而且從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來看,追求良善人生是一切基礎啊啊!!);二來是因為這是最能實現的一種方式;其他種理論如果放到現今爭吵不休的議題當中,可能都只會淪為空談。

以同性婚姻合法化為例,這個例子讓我蠻impressed的:要決定政府該不該讓同性婚姻合法化(這件事是否正義),該先問的第一件事就是:婚姻之目的為何?然後就可以問婚姻想要獎勵的「美德」是什麼?

(大多)反對者:生育能力。婚姻的主要目的是傳宗接代。同性戀者生不出小孩,缺乏婚姻應有的美德,所以無權結婚。

(大多)支持者:忠誠愛情。婚姻的本質不在於生育,而在一對一伴侶之間獨占且相愛的承諾!

且政府並不要求具備生育能力才能結婚;缺乏生育能力的人也不構成離婚理由(鏗鏘有力欸!XD)


(p.s為什麼大家會這麼care婚姻是否需保障同性之間的愛情?就是因為大家覺得婚姻是件榮譽的事呀!那再套回到亞里斯多德的良善觀裡,好像更能說明亞里斯多德的論點是有力量的!因為這就是一個大家在追求心目中「良善觀」的實例,所以才會為了這樣的歧見價值而吵架。)


補上作者從良善觀思考社會議題實例:為什麼應該減少貧富差距?

不只能用功利主義觀點來想(富人少一百萬沒感覺;窮人多一百萬生活會不一樣。整體快樂會增加!),如果用良善觀來想:貧富差距太大會破壞民主社會維繫公民意識所需要的團結!富人越富會與社會脫勾:不願意繳稅支持、不參與公共設施(畢竟自己有私人保鑣不需警察、有私人游泳池、有私人轎車不搭大眾運輸......)富人與窮人生活會越離越遠,公共場所只會看到窮人,一旦空洞化,就會很難培養出民主社會公民意識所仰賴的團結心與社群感。

結論:原來參與公共設施是件這麼重要的事哈哈,從今以後要多去公園。




Comment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